科技成果转化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领域。然而,科技成果能否成功转化,以及其转化的价值大小,需要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评估。中汉资产评估(北京)有限公司2024年重点参与并完成了多个,高校及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本文将从实操层面简要探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价值评估方法。
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价值判断方法
科技成果能否成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在市场上获得经济效益,取决于其商业价值的大小。以下是从多个方面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价值进行判断的方法:
保护范围:
专利的权利要求所确定的保护范围是否容易避开,决定了专利的保护力度。
公开程度:
专利的公开程度是否充分,是否有可能被诉无效,也是评估专利质量的重要因素。
法律纠纷:
专利权的完整性,包括是否存在法律纠纷,权属是否清晰,都会影响其价值。
科技成果的成熟度:
科技成果的成熟度是指其离市场应用的距离,或者需要进行后续试验、开发的程度。成熟度越高,转化所需的投入越小,产出越大,转化价值越高。
市场需求:
评估科技成果所在市场的规模和增长潜力,以及市场对技术的需求和接受程度。市场需求大,转化价值高。
受益者群体:
受益者群体的大小,即市场容量或潜在市场空间,决定了科技成果的市场潜力。
转化条件:
是否具备转化的条件,包括相关配套技术是否完备,转化难度是否较小。配套条件齐全的,转化难度会小很多。
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具体评估要素
专利技术本身的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专利技术能够被实际应用于生产或服务的能力。评估时需考虑技术的成熟度、稳定性以及能否产生积极效果。
技术寿命:
技术寿命是指专利技术从研发成功到被新技术替代的时间段。评估时需考虑技术的当前使用阶段、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市场寿命。
专利权的完整性:
包括专利权的归属、权利要求的完整性以及是否存在法律纠纷等。权属越完整,专利的价值通常越大。
法律的保护程度:
包括专利所处的申请阶段(如初审、实质性审查、获得专利证书等)以及专利类型的保护强度(如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处于更高级别保护阶段的专利通常具有更高的价值。
研发成本与市场价值:
虽然研发成本不是决定专利价值的唯一因素,但它为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基准。市场价值则更关注技术的市场接受度和竞争地位。
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评估方法
成本法:
从专利的投入角度来评估其价值,根据专利的研发成本、申请费用、维护费用等投入成本来确定专利的价值。这种方法比较直观和基础,但对专利权的评估并不完全适用,因为专利的价值主要不取决于研发成本,而是取决于它给企业带来的预期垄断利益。
收益预测法:
从专利的输出角度,即专利未来可能带来的经济收益来评估其价值。预测评估对象剩余寿命期间的未来收益,并选择适用的折现率将其折成现值,从而确定专利价值。该方法更适用于评估专利的未来收益潜力,但存在专利未来收益不确定性和难以从项目总收益中分离出专利收益的问题。
市场法:
在市场上选择若干相同或近似的资产作为参照物,将被评估资产与参照物进行比较调整,再综合分析各项调整的结果,确定资产价值。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会综合采用上述方法和因素,并考虑专利的个性化特征和市场环境等因素,以确定专利的综合价值。
四、近期做过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案例分析(附现场专家照片)
市场前置介入转化模式:
依托相关技术研发的产品获得医疗相关证书,并进一步签订产业化协议。该项目的成功转化离不开疾控中心与相关企业形成的联合攻关长效机制,以及创新要素的高效集成。
“里程碑式”知识产权许可技术转移模式:
某教授团队获得一系列重大研发成果,并实现技术转让。该模式强调高价值的科研成果和转化过程的及时跟进与创新服务。
“入门费+提成”转化模式:
某大学以“入门费+提成”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既满足科研团队在协助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时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又避免企业在尚未获得任何转化效益时一次性支付过高的许可费用。
专利包转让模式:
某大学与某集团签订多项知识产权的转让协议,形成“专利组合”,提高成果转化价值。专利组合能够覆盖产业链上下游,提高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可能性。
中汉资产评估公司参与矿业权大学专利转化,项目专家现场会。
五、结论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价值评估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案例借鉴,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科技成果的商业价值,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也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障。